→ 第一步:季线搭台,量能唱戏
季线(60日均线)的核心是过滤噪音。比如去年光伏板块震荡时,我只看站稳季线且放量的票。像钧达股份在2024年9月突然倍量突破季线,MACD在零轴上方金叉——这就是教科书级启动信号!结果后续涨了40%。
关键细节:季线斜率>30度才有效!如果走平或向下,像今年初的消费股,哪怕股价站上季线也可能是假突破。
→ 第二步:MACD季线共振,锁死主升浪
很多人不知道:把MACD周期调到60日,准确率飙升!去年我抓赣锋锂业的主升浪,就是靠季线MACD红柱二次放大(专业叫“空中加油”),配合周线KDJ金叉。这种双确认下重仓,比单看日线稳十倍。
避坑指南:季线MACD在零轴下方金叉?别激动!这往往是反弹不是反转,就像今年地产股,进去就套牢。
→ 第三步:板块轮动+季线位置,躺赢关键
季线用在大消费和科技股上,效果天差地别!比如:
→ 血泪经验:别把季线当预测水晶球!
我曾迷信“季线支撑必反弹”,2023年在宁德时代460元季线位置抄底,结果跌到380元… 后来才懂:季线是趋势过滤器,不是抄底信号!现在我的铁律:
说真的,季线技巧就像游泳圈——新手靠它保命,高手借它冲浪。但记住:再好的技巧也得搭配认知!建议先用模拟盘练熟这三步,毕竟市场从不同情手忙脚乱的人。试试看,说不定下个主升浪就被你锁定了呢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