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朋友小陈深夜发我一张持仓截图——满仓单押的AI概念股单日暴跌18%,半年利润全吐光,还倒亏本金。他哭丧着脸问:“不是说炒股养家靠龙头股翻倍吗?怎么我学他就翻车了?”我苦笑回他:“养家的精髓根本不是买什么股,而是
用仓位管理控风险!你只学冲锋,没学他留退路啊。”
炒股养家能从小散做到10亿游资,仓位管理才是他的护城河。举个经典案例:2017年他做天山股份时,首仓只投8424万试探,确认四连板成妖后才追加到1.15亿,期间始终留足现金应对突发风险。反观多数散户?一有“感觉”就满仓梭哈,跌到肉疼才割肉——这不叫投资,叫赌命。
第一招:情绪周期定仓位,市场冷热决定子弹数量
养家有个铁律:“衰退期空仓,启动期试错,高潮期加仓,退潮期止损”。怎么落地?我总结了个土办法:
- 看成交量:沪深两市日成交低于8000亿时(弱市),仓位压到≤30%,比如只拿3万练手;
- 看涨停家数:当日涨停>80家(高潮期),首仓20%试水,确认龙头再追30%;
- 看跌停潮:>50家跌停(退潮期),立刻砍到10%仓位以下,哪怕浮亏也得剁。
去年新能源退潮时,同事老张硬扛龙头股不肯减仓,结果单月回撤40%。而我按养家口诀,早早在弱市信号出现时把仓位压到25%,虽然错过小反弹,但保住了年初利润——少赚比多亏强,你说是吧?
第二招:分仓滚动,用“活钱”钓大鱼
养家从不孤注一掷,他的仓位像弹簧:“老仓强势开新仓,新仓走弱砍老仓”。具体操作分三步:
- 首仓试水:发现华为链异动,先投10%资金打前锋(比如1万元);
- 确认加码:若次日放量突破压力位,追20%仓位(2万元);
- 断臂求生:若新仓买入即套3%,无条件止损,并减半老仓锁定利润。
我见过最痛的教训,是网友重仓某医药股赚了30%没走,结果财报暴雷连续跌停。其实养家早说过:“能赚1块时,只赚7毛,留3毛济世”——学会止盈,才是滚雪球的核心。
第三招:动态平衡,让仓位和心态互相驯服
散户最大的幻觉是“这次不一样”,而养家会用仓位纪律锁住心魔:
- 盈利保护垫:本金赚到15%后,抽回利润部分(比如10万变11.5万,抽1.5万存货币基金);
- 单票上限:单只个股仓位≤20%,哪怕它是下一个剑桥科技;
- 止损红线:-5%强制割肉,拒绝“再等等看”。
2023年我操作半导体股时,首仓10%试错浮盈8%,按计划加到20%。结果突发制裁利空,开盘击穿-5%止损线,我立刻砍仓——虽然疼,但总资金只回撤1%。隔壁重仓的老李,硬扛到-30%才割,半年缓不过气...
说点扎心真相
- 满仓一时爽,爆仓两行泪:养家2015年股灾时能活下来,靠的是提前把仓位从满压到40%;
- 仓位管理不是怂,而是战略耐性:像猎豹埋伏,宁可饿三天,绝不乱扑空;
- 最怕“虚假安全”:别以为分散五只股就叫分仓!同板块个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,真正避险要跨行业(比如科技+消费+资源)。
给你的急救包(亲测有效)
- 下载个仓位计算器APP:输入总资金和风险等级,自动生成单票上限;
- 设手机壁纸提醒:“-5%割肉!单票≤20%!”;
- 盈利抽水法则:每赚10%提现2%,请家人吃饭——赚市场的钱,换生活的甜。
最后唠叨句:仓位管理看似束缚,实则是通往自由的阶梯。养家当年破产时睡过天台,比谁都懂“活着”的意义。如今我的交易屏角落永远贴着他那句话:“控制回撤,能赚1块时只赚7毛”——慢下来,反而更快。
转载声明: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!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cxynani.com/jjgp/5847.html